当乌兰图雅在抖音发布 “跟着乌兰图雅音乐去旅行” 系列视频,镜头扫过呼伦贝尔的星空草原、鄂尔多斯的响沙湾时,网友们发现:原来一首歌能让远方触手可及。她的短视频账号累计播放量超 50 亿次,带动内蒙古旅游搜索量暴涨 180%,用音乐完成了一场盛大的 “云端种草”。
【用旋律绘制文旅地图:每首歌都是流动的明信片】
《站在草原望北京》的 MV 里,她骑马穿越希拉穆仁草原,身后是蜿蜒的莫日格勒河,这段画面让该景区游客量年增 300%;《阿尔山的姑娘》的拍摄地奥伦布坎森林,因她的镜头成为 “网红打卡地”,游客们循着歌词 “风从草原走过,吹散多少传说” 寻找剧中同款白桦林。最绝的是《酒歌》的沉浸式直播 —— 她在蒙古包内演绎长调,镜头扫过手把肉、马奶酒的制作过程,当晚相关文旅产品销量激增 200%。
【从舞台到大地:演唱会变身文旅推介会】
每到一座城市,她的 “花开四季” 演唱会都会融入当地元素:在成都站,她穿上蜀绣改良蒙古袍,与川剧变脸演员同台;在南宁站,她将邕江夜景融入舞台背景,唱响《套马杆》时搭配壮族铜鼓节奏。这些 “城市定制版” 演出不仅点燃现场,更让观众记住了 “草原歌声里的成都烟火”“绿城夜景中的蒙古长调”。数据显示,她的巡演城市文旅收入平均提升 40%,被业界称为 “行走的文旅大使”。
【非遗赋能:让文化体验成为旅行刚需】
在莫尼山非遗小镇的直播中,她跟着皮艺传承人学习雕花,镜头对准匠人手中的银饰马鞍:“这些非遗技艺是草原的活历史,值得被更多人触摸。” 这场直播吸引 120 万观众,带动小镇非遗体验课预约量暴增 500%。她的 “音乐 + 非遗 + 旅游” 模式,让游客从 “到此一游” 变为 “深度体验”—— 比如跟着她学唱《小草》的布里亚特长调,亲手制作鄂温克族太阳花饰品,让旅行充满文化厚度。
乌兰图雅的文旅实践证明:当音乐扎根大地,就能成为连接诗与远方的桥梁。正如她在 “内蒙古文旅推介会” 上所说:“我的歌声是草原的介绍信,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旋律中找到奔赴远方的勇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