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假期看好戏《柳荫·蝴蝶》开票


天桥艺术中心“传统焕新计划”小剧场剧目《柳荫·蝴蝶》,将于2023年10月2日至10月5日上演。一群以00后为主的团队,从剧本初创到本次首演历时1年左右,以青年视角,诠释中国经典故事文本,探索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更多可能性。

本剧导演李谦冰这样提出对“爱”的思考:

这是她的人生,也是他们的人生。

那天起,她在少时伙伴的陪伴下,身扮男儿郎,告别了父亲远行求学。

柳荫下,她和他一见如故,互诉衷情。她坠入爱河,他却被蒙蔽在这“兄弟情谊”之中。

依旧是柳荫下,她和他表明身份,他逃走了……

这是她的爱情,却似乎不是他的爱情。

可是他们都爱她,亲情、友情、爱情;她被爱包围,也被爱裹挟。

当不同的爱有了刺,他们相互刺伤对方的同时,那个被爱的人,已经满身伤痕。

此时,她将如何做出选择?

《柳荫·蝴蝶》的故事改编自中国四大古代爱情故事之一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,将以现代化、非常规的全新视角解构这一关于爱情的千古绝唱,让角色跳出悲剧,近距离与观众重新探讨关于“爱”的当代价值。这是一个喜剧,又是一个包裹在喜剧外衣下的悲剧。这不仅是一个关于“梁祝”的现代化转译,更是一个关于真实生活中的“爱”,关于“两情相悦”的爱,关于“中国式父爱”,关于“单向的爱”的理解与反思。但是“爱”是会刺痛心灵的。《柳荫·蝴蝶》一改《梁祝》浪漫真挚的悲剧美学,以喜剧形式创新故事表达,将亲情、爱情、友情代入现代生活场景进行解读,重塑关于“爱”的更深刻的含义与更多维度的感悟。

《柳荫·蝴蝶》的舞美呈现是不经意流露出的中国人的内敛和浪漫,简约优雅的意象表达。将柳荫、湖泊的形象渲染成“点到为止”的隐喻,看似抽象,却十分细腻地展现出故事的当代内核,这同中国人含蓄的表达方式相吻合。除此之外,原创民谣音乐融入故事演绎,让角色化身为音符,情绪化身为旋律,自由跳跃在戏剧与音乐之间。当旋律流淌在萤火虫闪烁的微光中,他们透过光亮传递无数情愫衷肠。

以当代视角述说中国古代民间故事,《柳荫·蝴蝶》贯彻落实推动中华传统文化“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”的理念,在剧本改编、舞美呈现、音乐创作等多方面做有新意、有内涵、有态度创造与创新。这是一群年轻的戏剧人希望以自己的方式,积极探索文艺作品艺术性、商业性并行发展的尝试。

10月2-5日来天桥艺术中心看戏剧《柳荫·蝴蝶》,听祝英台对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的不同态度,来探索关于“爱”的更多可能性!购票流程如下:请登陆大麦官方网站/手机app或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票务管家小程序,搜索《柳荫·蝴蝶》即可购票。